吃麵食、白人蔘 對關節較好 – 人間福報
發表於:2013/11/25 作者:ult_adm
退化性關節炎不再是老人的專利,許多四十左右的人,已出現關節不適症狀,上下樓梯發出聲音,行走較遠就出現疼痛感。退化性關節炎常出現在脊椎、髖骨、手、膝蓋及足部等關節交界處。
骨頭與骨頭間的軟骨,主要由軟骨細胞、膠原纖維組成,軟骨與軟骨間還有關節液,主要成分是玻尿酸,它能吸震,減少關節的磨擦力,是保護關節與軟骨重要角色。
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原因有:心臟無力,氣血循環不好,總血量不夠,關節吸收不到營養無法再生,加上車禍、摔傷未癒,過量運動或年紀愈來愈大,軟骨再生速度不及耗損速度,久之便完全磨損掉,開始腫脹、疼痛、無力。骨鈣流失造成關節組織鈣化,也是原因。
如何飲食才能預防與保養關節?首先強化心臟功能,從營養均衡的早餐開始,尤其是優質蛋白質的補充,對心臟最為重要。多攝取由雞胸軟骨萃取之二型膠原蛋白,還有玻尿酸,都能減緩關節的退化,經常補充天然牛奶鈣,預防鈣質流失。
關節已有發炎及疼痛跡象,竹筍、筍干、牛肉、牛蒡、芥菜、酸菜、紅蔥頭、李子、鳳梨、桑椹、炒花生、沙茶等食物要忌口,以減少發炎機會。當氣血循環不好,關節再生能力較差,建議下午四點過後,不要食用水果、生菜沙拉及較冷性的蔬菜,如葉菜類、瓜類,不吃糙米、胚芽米、地瓜、芋頭、薏仁,多吃麵食、白人蔘,可增加氣血循環,對關節會較好。
此外,選擇對關節較溫和的運動,如氣功、外丹功、太極拳、游泳等;體重超標者需減重,因體重超過關節所能承載的範圍,就會加重關節負擔。
(作者為廖叔叔健康屋教學中心負責人、諮詢電話:○九八二五四八五八八)
資料提供來源:人間福報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