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物為何變成致癌物 !
發表於:2013/09/20 作者:ult_adm

icon2

台中學員 – 文貞

從小到大,看媽媽做菜,都會先爆香,甚至油脂還會爆出來,這樣煮出來的菜才會香,才好吃。

接觸健康屋之後,才知道過度烹調,會讓油脂產生「芳香族環狀碳化氫」,例如 : 麻油是黑芝麻經過高溫250度焙炒,再壓榨的油脂,有收縮子宮末梢微血管功用,過去貧窮時代,對於營養攝取不良、蛋白質又不夠的懷孕婦女,有協助或防止子宮血崩的風險。

香油是黑芝麻經過高溫270度,再壓榨油脂,1%麻油+99%沙拉油=香油。烤的溫度更高達380度以上,所有烹調中溫度最高也最香,魚肉在炭火燒烤,油脂滴入炭火,形成環狀碳化氫(致癌物第二名)。

現在人因忙碌常常外食,三餐飲食常選擇油炸,這類烹調過度的食物,很容易引起高血壓、心血管等疾病風險,反之若能改變烹調方式,改為蒸、煮、悶、燉、滷溫度只有100度,油脂較穩定,營養流失少,不易上火,控制好滷、燉時間不要太長,蛋白質就不易被破壞,是很健康的烹調方式,保留食物的原味,雖然少了美味(香味),但多了健康及營養,身體的疾病,相信跟飲食息息相關。

為了自己的健康,不要再一味追求好吃及美味,而忽略了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及家人、兒女,或許正處於高血壓、高血脂的狀態,我衷心希望每個人都能撥一些時間,參加健康屋初階課程,了解油脂運用,及烹調重要性,尤其是家庭主婦-媽媽,是全家健康守護者,每天花那麼多錢、時間去市場買魚、肉、青菜,卻因為油脂運用,及烹煮方式錯誤,慢慢毒害全家人健康,真是後悔莫及,得不償失。

 

相關文章
Search
 
分類項目
 
社群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