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味最健康 美味易傷身 – 人間福報
發表於:2013/11/11 作者:ult_adm

原味最健康 美味易傷身

 

大多數人年紀一大,就容易有眼花、記憶力減退、高血壓、中風、心肌梗塞等病症出現,被統稱為文明病,日本厚生省把文明病、慢性疾病稱為「生活習慣病」。

「生活習慣病」來自不當飲食及烹調造成。隨著時代改變,從只求溫飽,漸漸變成追求美味,卻忽略了這是原本食物的味道嗎?

比如說,水煮土豆只有土豆的原味,把土豆炒、炸、烤,就會聞到非常香的味道,香味是怎麼來的呢?土豆的油脂超過一百度以上,便會聚合成人類無法代謝的成分—芳香族。

油脂在高溫烹調下,易形成芳香族之環狀碳化氫,是致癌物,容易誘發慢性病,炭火及燒烤更易產生這樣的成分,例如烤香腸、燒烤、家中BBQ、營火烤肉、噴槍燒魚等。烹調的溫度愈高,產生化學物質及自由基愈多,其油煙致癌物可能高於香菸數萬倍。

分析高溫烹調下形成的自由基,其化學反應因少了一個電子,變得非常活潑,會經由呼吸或口腔進入體內,攻擊接觸到的任何細胞,並搶走一個電子,以致於使得細胞功能異常,誘發末梢微血管硬化和動脈血管之發炎,有腦中風及提早老化之風險。

美味油炸食品,用油可能選擇最不耐高溫烹調的沙拉油,或重覆油炸好多天,嚴重影響心血管之健康。用回鍋油炒菜或炒飯,很下飯也很美味,長期下來卻增加肝的負擔,血管硬化、血管阻塞風險也隨之增加。

希望大家烹調能吃原味,不加味素、糖精和不高溫烹調,純粹蒸、煮、燜、燉,溫度只有一百度,這樣的烹調方式會使菜餚的油脂較穩定、營養素流失較少,也不易上火,是很健康的烹調方式,只要適當控制滷、燉時間不要太長,蛋白質就不易變劣質,才好代謝。

美味不代表健康,若能有正確飲食觀念,採用原味烹調,能讓個人的健康經營掌握在自己手上。

(作者為廖叔叔健教學中心負責人;諮詢電話:○九八二五四八五八八。)

資料提供來源:人間福報

分類:媒體報導
相關文章
Search
 
分類項目
 
社群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