廖叔叔健康屋

健康屋部落格

  • 外食陷阱:教你如何避開致癌物

    國人外食比例非常的高,但要吃得健康就一定要討論「外食陷阱」,若沒有自己帶安全的耐熱容器,那麼熱食最好就不要外帶了。 早餐是一天中影響健康最重要的一餐,更是要慎選外食,否則一大堆化學食品添加物吃進肚,而早餐最好在家吃,或選擇含有「活性因子、酵素、營養均衡」之營養早餐。 廖叔叔健康屋針對外食族,容易忽略的外食陷阱,整理出五大項提供給您參考,分析如下: 一、回鍋油 自助餐或便當店,通常為了美味好吃選擇油炸的方式料理,如:雞排、豬排等,而油脂大多使用最不耐高溫的沙拉油,且重覆使用10天左右,其油脂已經劣化,產生大量的自由基與芳香族的致癌物。 另外,許多不肖業者竟然把炸豬排的回鍋油,拿來炒青菜或其他料理,雖很美味很下飯,但卻很傷身體,長期下來增加肝的負擔、血管硬化、血管阻塞之風險。如:油條、鹹酥雞、沙淇瑪、炸薯條、油炸素料等油炸食物,您知道是用什麼油炸的嗎?炸的天數您知道嗎?建議盡量少吃或慎選。 二、氫化植物油 氫化植物油(含反式脂肪酸),又稱酥油、乳瑪琳、植物性奶油,是由液態植物油氫化合成,再加入香料或著色,廣泛使用在甜點、麵包、夾心塗醬中。吃進人體是非常難代謝掉的,還會增加血管負擔與心肌梗塞之風險。 三、油炸素料 坊間許多素料如:油炸麵筋、油炸車輪仔等,這些油炸的食物都會添加BHA、BHT為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劑,會增加肝臟的負擔。 四、香油 香油是芝麻270高溫烘炒之黑芝麻油1%加99%沙拉油製成,容易上火引起慢性發炎。而外食很容易吃到添加香油相關料理如:滷味、羮、涼麵、掠拌、黑白切等,吃進體內都會增加身體的發炎現象。 五、燒烤食物 炭烤、燒烤、烤魚、煎魚、三杯料理等,這些烹調方式都會大量製造芳香族環狀碳化氫物質,破壞人體正常之細胞可能導致病變,此物質為致癌物。 了解更多正確的健康知識,請參加「互動式健康教學」 相關文章閱讀:外食族:如何聰明選擇外食
  • 外食族:如何聰明選擇外食,在外也可以吃的很健康

    外食人口如今比例非常高,「三餐老是在外,人人叫我老外」,此話耳熟能詳,當您外食時,廖叔叔健康屋教你如何健康挑選健康烹調的食物,可減少回鍋油、致癌物之攝取,外食選擇分析如下: 1 .海鮮店、日本料理店 選擇新鮮食材,以清蒸、水煮、川燙或輕烤(有熟但不焦)的料理,沒有高溫烹調的食物會更健康。 2 . 涮涮鍋 記得不沾沙茶醬,不吃榨菜、油炸豆皮,少吃含有大量磷酸鹽之加工肉丸或餃類之肉類加工製品,可減少骨質疏鬆之機會,並盡量挑選新鮮食材如:蔬菜類、菇類、肉片、海鮮等,若有痛風、高血壓、心臓病、高尿酸或腎臟病患者,建議少吃熬煮後之火鍋湯。 3 . 速食店 選擇不含油炸之三明治、潛艇堡、漢堡、烤雞、烤鴨等食物,至少可減少回鍋油之攝取量。 4. 麵館 麵館有太多煮食烹調的料理可選擇,只要特別交待不加香油(高溫270度)、沙茶(炒香之花生再油炸過),並可以觀察麵條是否有添加硼砂(對肝胃很不好又容易造成臉色泛黃),如長時間大量煮麵時又可以不必換新水,或煮熟後之麵條放置5分鍾後都不會膨大糊化(甚至外帶回家時),建議選擇有品質之麵館如會糊化之麵館,才會更健康。 5 . 路邊攤 可選擇有品質之關東煮、路邊用燙的黑白切,記得不加香油。還有其它簡單又有特色的小吃,如:米糕、蚵仔煎、碗糕、麵食等。 6 . 牛排館 選擇牛排、豬排、羊排、蝦排等,非油炸類及炭烤之食品,或很有健康概念之鐡板燒。 7 . 専業義大利麵館或披薩。 外食依然可以吃的健康無負擔,就看您如何聰明做挑選,讓自己慢慢的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,讓疾病遠離你。 了解更多正確的健康知識,請參加「互動式健康教學」 相關文章閱讀:外食陷阱:教你如何避開致癌物
  • 正確的烹調方法,決定全家人的健康!

    適當的烹煮食物有利殺菌減少生病,以及對人體較好消化之功能,但如何做到健康正確的烹調呢? 我們需要了解油脂的營養性及耐熱溫度等特性,才不會增加致癌物形成,廖叔叔健康屋分析如下: 1、 蒸、煮、燜、燉 溫度只到100℃,油脂較穩定營養素流失較少,也不易上火,是很健康的烹調方式。需控制滷、燉的時間不要太長,蛋白質就不容易被破壞。而壓力鍋105℃,有助於較不容易煮熟食物之料理。 2、輕炒 溫度約110~120℃,即鍋中小火預熱、倒油,放入辣椒、香料輕炒,再放入蔬菜,此種烹調可以選擇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」,如:橄欖油、芥花籽油;另外,葡萄籽油、沙拉油等蔬菜油屬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」,只適合菜炒好,上盤前再加油拌勻。 3、煎及爆香 溫度約130℃,適合使用「飽和脂肪酸」之豬油、棕櫚油、去乳質的奶油,不適合其它蔬菜油,否則容易氧化形成自由基,尤其是含大量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」,富含DHA、EPA魚類更禁忌燒烤、油煎,易增加肝臟負擔及血管硬化之風險。 4、油炸 溫度約170℃非常的高,較容易上火,會增加肝的負擔,適合使用「飽和脂肪酸」如:豬油、棕櫚油、椰子油等。國內知名速食餐館大都使用棕櫚油,且定期檢測酸價掌控油脂氧化情況。但國內大多數餐館、小吃自助餐業者,大都使用較便宜之沙拉油來油炸食物,還重覆油炸非常不健康;甚至有些自助餐業者,為了菜餚美味,竟然使用油炸肉排之回鍋油來炒青菜、炒飯等料理食物,如炒菜沒加肉絲有肉味可能就是使用回鍋油。 5、烤 溫度約180~220℃,適合烤麵包、餅乾、烤蔬菜、「半飽和脂肪酸」的雞鴨、及飽和脂肪酸的豬牛羊肉品,此高溫不適合直接烤魚、海鮮,建議上層加一片鋁鉑紙或包在鋁鉑中再烤,可鎖住蒸氣降低溫度,較不會破壞魚海鮮之蛋白質及脂肪。 6、炭燒BBQ 溫度可達380℃以上,所有烹調方法中溫度最高,也是最香的。當魚、肉直接放在炭火上燒烤,會有油脂滴下炭火中高溫燃燒,形成芳香族之環狀碳化氫,再上升燻在肉品上,香味撲鼻味道無法擋。建議家人聚會烤肉時,可在鋼絲網上加一片鋁鉑紙,避免油脂滴入炭火中,減少致癌物產出以及污染到食物。 7、微波爐: 利用水分子震動互相磨擦產出高溫烹調之原理,用此方式烹調食物有內外同時加熱食物,縮短烹煮時間之好處,並能保留較多營養素。但有些民眾擔心微波爐有輻射危害之慮。 了解更多正確的健康知識,請參加「互動式健康教學」 相關文章閱讀:中秋節「烤肉」健康筆記健康烹調及外食選擇
  • 瘦身大作戰,教你如何正確吃三餐

    瘦身真的不吃就會瘦了嗎?「想吃」…不能吃,「真的好想吃」…真的不能吃,你總是這樣跟自己在拔河嗎?美食當前,不吃好像又對不起自己,但又怕發胖讓自己處在天人交戰的狀態?其實想吃是人的天性,吃東西提供熱量來維持生命,但若放縱自己暴飲暴食,在不對的時間吃東西,這下可能就會讓您發福了! 減肥食譜真的有效嗎?想瘦身就要先了解:「飢餓」是因為胃空,導致胃收縮;「食慾」是藉由聞到、看到或聽到進而刺激我們的胃收縮。當胃收縮時,會分泌一種激素,傳遞到大腦的進食中樞,啓動您想吃東西的慾望。若胃容量大容易飢餓,可補充熱量低、體積大又具飽足的食物。 如果是食慾引起的嘴饞,廖叔叔健康屋教您如何正確吃三餐,減少嘴饞食慾的發生。 一、早餐 養成吃早餐的習慣,早餐是人體心臟最重要的一餐,心臟有足夠的營養就不會想吃零食及宵夜。早餐需特別注重蛋白質的食用量,約2~3兩肉或乳酪100公克。 二、中餐 早餐是內臟運作的開端,中餐是人代謝的最高峰,此二餐是提供人體內臟最重要的營養,也是白天工作忙碌者熱量的來源。只要營養均衡、正常飲食,體重會變重,但外觀卻沒有變胖,更不會影響體態及曲線。 三、晚餐 建議少吃或不吃澱粉、醣類的主食,如:米飯、麵食、地瓜、芋頭、甜食、甜點或較甜的水果,也要減少油脂的攝取,如:選擇瘦肉不吃肥肉,燙青菜不加油,海鮮選水煮或清蒸,不吃油炸、三杯,吃火鍋不沾沙茶醬,也不喝湯。 依照人體生理時鐘運作,代謝變慢且準備睡覺,若晚餐吃的時間點太晚,或者是吃的太油、太多澱粉或太甜,都會因為我們身體內臟準備要休息了,這些沒有使用掉的熱量轉換成脂肪,儲存在脂肪細胞,容易造成肥胖。 如果不吃早餐,或只是隨便吃吃,會造成您的午、晚餐和一天點心時間產生過度補償作用,而熱量的吸收超過自己身體所需,容易導致肥胖。吃一頓健康的早餐絕對能幫助您控助食慾,減少您嘴饞以及吃點心或宵夜的習慣。再加上其它兩餐的飲食建議,讓您吃的健康營養均衡,不挨餓!這樣的減重瘦身法才會讓你健健康康的瘦下來,不容易復胖。 此外,建議攝取初乳中所含的乳清蛋白、小麥中的麩醯酸胜肽蛋白,增加「胰高血糖激素」分泌,可有效釋放人體儲存之熱量與脂肪,就不易飢餓與肥胖。 了解更多自己體態類型,預約「美體計劃」個人諮詢  相關文章閱讀:下半身胖,讓您不敢穿短裙嗎? 減肥,為什麼「越減越肥」? 、 減重真相大公開 – 節食有效嗎? 、 如何減少復肥率? 、 為何只胖下半身?
  • 減肥,為什麼「越減越肥」?

    回想一下吧! 您是否曾經有多次不當或快速減肥的經驗,搞得現在的你,連吃少甚至不吃也瘦不下來。難道就要這樣惡性循環胖下去嗎?專家提出:不想要越減越肥,想要減少復胖發生,減重前需先了解自己的體態類型,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健康減重飲食法廖叔叔健康屋20年的美體輔導經驗,將體態類型與飲食建議,分析如下: 1、 內分泌失調壯碩型 可能是內分泌失調,雄性荷爾蒙被激發而刺激骨骼變粗壯,如胸膛變厚、肩膀較寬、所以外形看起來會較胖,其原因分為先天家族遺傳與後天因素,如熬夜、壓力、生育、年齡等相關因素所造成。 飲食建議:減少蛋與其相關製品,如:皮蛋、鹹蛋、鴨蛋、鳥蛋、蛋糕、蛋捲、蛋餅等,並重視營養早餐約2~3年,會有明顯改善,亦可減少心血管疾病之風險。 2、 經常減肥虛胖型 因工作關係三餐營養長期失衡,致使內臟長期缺少蛋白質之現象,即反覆不當的減肥又復胖,幾次下來容易使內臟變得越來越虛弱,並且無法控制脂肪細胞,當然少吃也不會變瘦。 飲食建議:早餐是補充內臟蛋白質營養最重要的一餐,尤其是具有較高活性蛋白之完整食品,是維持美好體態最棒的選擇。 3、 局部肥胖淋巴型 淋巴代謝異常,造成局部肥胖現象,如:大餅臉、雙手臂較粗(包含副乳)、大腿粗、屁股變大等,此現象是淋巴代謝不良造成,並非肥肉,當然少吃也不會變瘦。 飲食建議:多攝取秋刀魚、沙丁魚、竹莢魚、鯖魚、烏魚等魚類之胜肽蛋白有益於淋巴液之代謝,但需注意烹調溫度,勿高溫煎烤,可保留較多魚胜肽。 4、 油脂囤積臃腫型 經常外食或攝取太多高溫烹調的油脂,無法被內臟代謝,如油炸、燒烤、爆香、三杯、含回鍋油等食品,這些自由基最容易囤積在皮下組織及血管末稍,長期下來會影響心血管循環,並誘發慢性高血壓及慢性疾病。  飲食建議:應選擇營養完整、有生命的食物,如:含有酵素、活性因子及均衡營養蛋白三者一體之食物,可快速代謝囤積在體內的脂肪廢物,並減少慢性病之形成。以活性初乳的表現最好,含有多種活性因子,如免疫球蛋白、類胰島生長因子、血管內皮生長因子、端粒酶等。 揮別過去「越減越肥」不愉快的減重經驗,跨出健康美體的第一步,就從先了解自己的體態類型開始吧!幫助您找回喪失己久的信心! 了解更多自己體態類型,預約「美體計劃」個人諮詢  相關文章閱讀:下半身胖,讓您不敢穿短裙嗎? 瘦身大作戰,教你如何正確吃三餐 、 減重真相大公開 – 節食有效嗎? 、 如何減少復肥率? 、 為何只胖下半身?
  • 減重真相大公開 – 節食有效嗎?

    現代人普遍相信「節食」或「少吃」能讓減肥成功,有人用「藥物」來阻斷想吃的慾望;有人用「決心」來克制飲食,也許時間不用太久就會看到「體重減輕」效果。但辛苦的控制吃的慾望,可能會造成營養失衡、損壞身體健康之慮。 節食一段時間後,一旦恢復正常的吃法,之前長時間累積下來的成果,將會消失殆盡,恢復到原點,甚至比之前的體重還重。廖叔叔健康屋累積多年美體計劃飲食輔導經驗,告訴您節食減重的真相,分析如下: 一、不當的減重會引起內臟萎縮變輕 節食不吃,進食量也跟著減少了,同時也會造成營養素攝取不足,雖外表看起變瘦了,相對地,內臟器官與肌肉組織也都跟著萎縮及鬆弛,新陳代謝速率變慢,培養出易胖體質。當內臟器官逐漸耗損,整個身體機能每況愈下,出現容易水腫、免疫低下、心臟無力、心情低落、血循環變慢、容易疲勞、體質虛弱、掉頭髮等問題。 二、不當的減重會引起體質變酸 不當減重營養失調時,會消耗內臟及肌肉組織之蛋白質,造成身體產生更多的酸性毒素,為了平衡體內之微鹼pH值,必須增加骨骼中鈣的釋出,溶出的鈣容易在血管或柔軟組織中沈積,產生鈣化現象,進而產生血管硬化、頸部僵硬等現象,如中年人常患的「五十肩」。此外,飲食中鈣攝取不足或鈣流失太多,容易出現脾氣暴燥、易怒、心臟無力、失眠、腦神精衰弱、容易經痛等問題。 三、不當的減重會引起內分泌失調 油脂是人體製造荷爾蒙的營養素,當過度的節食,油脂攝取不足的情況下,就會造成荷爾蒙分泌不足之現象,當卵巢無法製造足夠的荷爾蒙,就會出現經期不規律,月經錯亂等問題。此外,也會造成長痘痘、皮膚乾燥之症狀。 四、不當的減重會引起營養失衡 過度的節食,容易缺少人體所需的各種少量營養素如:維生素與微量元素,兩者共同作用參與體內能量的代謝,並促使脂肪轉換為能量,包括維生素C、B1、B2、葉酸、B6、泛酸、B12、菸鹼酸及鋅、鐵、鎂等82種微量元素。當長期缺乏時會減少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謝,反而容易出現肥胖等問題。 減重瘦身前需要有「自我認知」,先了解自己的體態不勻稱的原因是什麼?否則再嘗試各種減重方式,只會讓您越減越重,最後連喝水也莫名其妙發胖了? 健康屋讓您了解肥胖的真相,分析如下: 一、不是胖而是壯,當骨骼愈粗肉就愈多。 二、是淋巴代謝異常局部組織腫大,如大餅臉、雙手臂粗、大腿粗、屁股大等體態。 三、皮下脂肪蜂窩組織囤積,如粗腰圍及大肚子。 四、最後才是您要減肥的肥肉,但只要透過活性初乳調理淋巴代謝及清除蜂窩組織之囤積,再配合正確之飲食調理,即可達到均衡體態之目的。 了解更多自己體質,預約「美體計劃」個人諮詢  相關文章閱讀:下半身胖,讓您不敢穿短裙嗎? 、 瘦身大作戰,教你如何正確吃三餐 、 減肥,為什麼「越減越肥」? 、  為何只胖下半身?
  • 腸瘜肉引發大腸癌找上門!

    國人大腸癌發生持續攀升,罹患的年齡也逐漸化輕化。根據行政院衛生局統計,罹患「大腸癌」發生已躍升為所有癌症的第一名,死亡率位居第三。呼籲民眾不可輕忽大腸癌警訊,廖叔叔健康屋在此提供大腸癌臨床症狀如下: 1、排便習慣改變(如:便祕、腹瀉,或是便祕、腹瀉交替)。 2、便血或大便有血絲。 3、大便性狀改變,大便形狀變細。 4、排氣增多、腹脹、絞痛等腹部不適。 5、不明原因體重下降。 6、容易疲勞。 上述症狀與其他病症相似,許多大腸癌都是從「腸瘜肉」開始引發,如果您曾經或現在是腸瘜肉患者,千萬不可姑奸養「瘜」,!除了定期追蹤檢查以外,飲食更是一項關鍵因素。健康屋20年的飲食輔導經驗,大腸癌、有腸瘜肉者飲食注意:不建議吃以下的食物,分析如下: 1、硫化氫是大腸癌的主因之一,建議不吃含硫的食物如:蛋及蛋製品、蒜頭、 韮菜等食物,若代謝不良加上腸內腐敗菌增生,就可能會合成為硫化氫,易引發腸瘜肉細胞之病變。 2、 不吃含鐵的食物如:牛肉、內藏、豬血、鴨血、米血糕等含α-鐵較高的食物及鐵劑,經研究α-鐵會催化癌細胞及腫瘤細胞之能量酵素,容易誘發惡性腫瘤細胞之增生。 大部份腸瘜肉多無症狀,僅有少部份伴有排便出血、黏液分泌、排便習慣異常等現象,需定期追蹤,視狀況判斷是否應切片或切除。針對大腸直腸飲食上盡量避開含硫與含鐵的食物,別再縱容腸瘜肉,讓大腸癌找上門。 相關文章閱讀:胃檢查有瘜肉的飲食建議
  • 選擇「好鍋」帶來健康好生活

    鍋具是人們生活必需品,以往鍋的材料比較單,純皆以鐵為主,但隨著社會變遷與進步,也產出各式各樣的鍋具,雖然帶給人們生活的便利,但您知道嗎? 它也潛在著一些健康隱憂在其中,身為消費者的民眾,知道如何選擇好鍋為健康帶來好生活嗎? 用鍋不當有害健康,健康屋將各式各樣的鍋具分析如下,教您如何選擇? 1、鐵鍋:價格便宜,導熱佳,但需注意食物經高溫烹時,會溶出氧化鐵及隔夜油脂,會破壞蔬菜水果中的維生素C,也會促使腸道內的腐敗菌之異常增加。 2、鋁鍋:容易變形,不耐用,在烹煮食物時會溶出鋁,會積存在腦細胞中,增加失憶及老人痴呆之風險。 3、彩色鍋:導熱性良好,外觀美,但外層易退色剝落,不耐用。破損或有裂縫 的彩色鍋,容易溶出重金屬鎘引起痛痛症,是不安全物質。 4、鐵氟龍不沾鍋:可減少用油量,烹煮食物較不易粘黏,適合烹者無油煎品及其他簡單之料理,當塗層剝落會失去不粘功能,使用壽命短。 5、玻璃鍋:重量較重,傳熱性差保溫效果好,不會在高溫烹煮中溶出任何毒素、重金屬等危害健康物質。 6、鑄鐵鍋:蓄溫力很好,適合燉、燜需較長時間烹煮的肉品及豆類食物,在烹煮過程中也很穩定,不會溶出毒素與對人體有害物質。 7、銅鍋:其傳熱非常好,且不易粘黏,但不耐刮,大都使用在易燒焦粘稠食物之烹煮,不適合烹調時加入鹽、醋、油等高溫煎炒食物,適宜水煮如火鍋鍋具。 8、不銹鋼鍋:導熱不佳,烹煮食物時非常穩定,不會溶出毒素,可選擇裡外為不銹鋼材質,內夾鋁材質之複合鍋,其導熱好、重量輕、耐用、穩定,是家庭鍋具中最好的選擇。 想不到鍋具的選擇也是一大學問,鍋具的選擇,悠關全家人的健康不可不慎。此外,提醒各位民眾減少外食的頻率,因外面的烹煮器具,大多都是使用鐵鍋或鋁鍋在烹煮,雖吃的方便美味,但同時也損害健康。 相關文章閱讀:如何鍋具選擇正確的烹調方法,決定全家人的健康!
  • 懷孕體重管理,讓產後不用辛苦減重!

    準媽咪們得知懷孕剎那間的心情,真是難以言喻的欣喜若狂,但,懷孕體重該不該控制?大都數認為「一人吃兩人補」開心地吃、放肆地吃,深怕寶寶的營養不夠,影響健康,其實這樣的想法往往都會造成準媽咪們,在整個孕期產生諸多不適症狀與產後肥胖的問題。 廖叔叔健康屋建議準媽咪的懷孕期間體重增加11~12公斤」為最理想,體重的增加除了脂肪細胞肥大以外,也需評估是否水腫或淋巴囤積所造成的重量,導致體重增加。 健康屋輔導懷孕媽咪有20年的經驗,告訴您體重管理的飲食建議,分析如下: 1、 荷爾蒙改變體態變壯 婦女懷孕時,內分泌荷爾蒙較為敏感,某些孕婦因體質關係,體內雄性荷爾蒙容易被激化,並隨著懷孕時肩膀變寬、胸膛變厚的現象,造成產後體態壯型之肥胖。 飲食建議:若有此體質的女性,應忌口不吃蛋及其相關製品,如皮蛋、鹹蛋、鴨蛋、鳥蛋、蛋糕、蛋捲、蛋塔、布丁等。 2、 下肢與末稍水腫 許多孕婦容易在懷孕後期體重在七個月過後,出現下肢或末稍水腫胖象,水腫處出現緊緊的感覺,按壓要過很久才會恢復皮膚原來的樣子,此狀況是可預防。 飲食建議懷孕期依胎兒的成長分為初、中、後期。孕婦每天所需的蛋白質也應此期間遞增。尤其是分配在早餐時段的蛋白質更為重要,當孕婦忽視早餐的重要性,就容易在孕期後期發生水腫。 3、 淋巴阻塞局部臃腫 懷孕時淋巴代謝負擔較重,容易造成局部組織之肥胖,如大餅臉、大屁股、粗大腿、粗手臂,尤其是天生體質淋巴代謝較差的人,會胖得更不均勻。 飲食建議:選擇腥味較重之魚類最好,如秋刀魚、鯖魚、竹筴魚、烏魚,尤其是沙丁魚等。此時多吃魚,可增加淋巴代謝,減少局部組織肥胖。 4、 蜂窩組織脂肪囤積 孕婦飲食注意:孕婦晚餐太晚吃或吃宵夜,脂肪容易囤積在媽媽的皮下蜂窩組織中,造成媽媽寶寶都肥胖,不結實。小心胎兒太胖,產婦的產道又撐不開,增加難產的機會。此種易胖的體質,最容易在懷孕時荷爾蒙活躍期被定型。 飲食建議:一定要吃營養早餐,使內臟與肌肉結實,較不會到晚餐或睡前特別想吃東西,而造成媽媽寶寶都肥胖。生產時,寶寶結實,媽媽產道彈力夠,降低難產機率的發生。 準媽咪們~做好懷孕體重管理,比較不會胖到媽媽或寶寶,且可以讓寶寶較結實,較好生產。不想產後肥胖的準媽咪,好好落實以上的飲食建議,對媽媽寶寶都有很大的助益。
  • 健康懷孕新主張

    聽過許多生產後的婦女抱怨懷孕犠牲了自已往後的健康,其實懷孕生產並非生病,產婦也非病婦,而婦女會因懷孕而造成健康走下坡,主要是因為懷孕前沒有做好完全的準備。 準備懷孕的女性們,應該利用半年至一年時間將體質調養好,為胎兒預備一個健康良好的子宮。如何讓媽媽不犠牲自己的健康,來孕育健康的下一代,廖叔叔健康屋提出準備懷孕前的生活飲食習慣:  1、 早起床、不熬夜 孕婦應該要順應身體生物時鐘調整作息,依經絡運行將生活作息規律調整,最好早上6:30~7:30起床,此時最能維持血液的清徹度,且腸胃經開始運作,是準備進食、開啓一天活動能量的好時機。晚上11:00以前就寢,11:00以後人體經絡依序走到膽經、肝經、體內器官正需要充份休息。經常熬夜會擾亂內分泌系統的運作,且增加腎臟負荷、傷害腎臟機能。  2、 吃一頓營養豐盛的早餐 孕婦飲食應重視「早餐」,早餐是一天當中的黃金餐,佔人體精力來源70%,是午、晚餐無法取代的。早餐為啓動一天運作的能量來源,更是人體能否健康的關鍵。經過7~8小時的睡眠沒有進食,此時,身體正強烈需要營養,且吸收力達到高峰。養成每天吃一頓豐盛的早餐,可以減少身體耗損、老化、慢性疾病悄悄找上門。 建議初乳早餐包,針對個人體質選擇適合自己的種類。  3、 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 孕婦須知:早上5:30~7:30人體大腸開始運作,是排除體內廢物最佳時機。每天養成排便的習慣,可避免日後懷孕常發生便秘問題。同時防止宿便囤積體內,讓腸道每天保持清爽乾淨,不遺留毒素,誘發腸胃道疾病或影響營養素的吸收。 4、 強化自體免疫功能 若是B型肝炎帶原的母親,易垂直傳染產將B肝傳染給新生兒,雖然目前新生兒一出生可以接踵B肝疫苗,但仍是亡羊補牢之方法,最理想的方式是準備懷孕的B肝帶原的媽媽,透過飲食強健體質,使身體更有免疫力滅減B肝病毒,避免新生兒的健康輸在起跑點上。建議「初乳早餐系列」提供給孕婦最完整的營養。  5、 進行遺傳性疾病篩病 準備懷孕時,夫妻雙方應視個人的身體狀況,向醫生進行諮詢,分析會生出不正常後代的機率有多高,作為是否懷孕的重要參考。一旦懷孕後,高危險群的孕婦更要和醫師保持密切配合,進行檢查胎兒是否正常。若發現胎兒不正常,則應該盡早施予人工引產。  6、 留意食物過敏 孕婦飲食中須找出易引發過敏的食物或原因,可避免誤食過敏食物造成產後(或剖腹)傷口難以癒合、慢性發炎或子宮沾黏現象。傷口癒合時間越久,色素沈澱機會愈高,易留下明顯疤痕。當母體發作時,同時也會傷害胎兒,或將過敏性體質遺傳給胎兒。  7、 少吃生冷的食物 孕婦飲食應注意:平時不要吃水冰,水冰是指生水製成的剉冰、刨冰等等(冰琪琳不屬於此類),晚上不吃生冷食物,如:水果、茶葉、以免末稍血液循環不良,體質過於虛冷,易有前置胎盤、流產、難產現象。  8、 不吃垃圾食物 孕婦禁忌食物:長期食用垃圾食物將毒化自己身體,最好能在懷孕前好好的進行排毒,以免將遺毒透過胎盤進入胎兒身體,毒化胎兒。懷孕時母親肝臟需負擔母子倆人,等於雙倍解毒工作,應嚴禁垃圾食物食用,否則對母體的肝臟將是一大傷害。 懷孕前調理好體質,透過飲食調整讓身體逐漸暖和、手腳不再冰冷、唇色紅潤、丹田有力,讓母體能夠預備出孕育寶寶的最佳環境,迎接新生命的到來。 了解更多請參加孕媽咪互動式健康教學
上一頁

~4

下一頁
回到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