廖叔叔健康屋

健康屋部落格

  • 舒張壓偏高,當心引發高血壓

    高血壓危險因子

    王先生無高血壓疾病史,但因家中有高血壓遺傳史,所以王先生都有定期量血壓的習慣,但今天量血壓時出現128/95mmHg,收縮壓正常,但舒張壓卻偏高,這樣也算高血壓嗎?飲食又該注意什麼?
    認識身體的血壓(Blood Pressure)?
    「血壓」是指血液流動對血管壁所產生的一種壓力,當心臟收縮時,血管所承受的壓力,即稱為「收縮壓」俗稱高壓;當心臟舒張時,所測得血管壁所承受的壓力,即稱為「舒張壓」俗稱低壓;當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距,稱為脈搏壓。
     

    收縮壓mmHg

    舒張壓mmHg

    低血壓

    <100

    <60

    正常血壓

    <130

    <85

    高血壓前期

    130 - 139

    85 - 89

    高血壓(輕度)

    140 - 159

    90 - 99

    高血壓(中度)

    160 - 179

    100 - 109

    高血壓(重度)

    180 - 209

    110 - 119

    高血壓(極重度)

    >= 210

    >= 120

    不管您是收縮壓,還是舒張壓,只要有一個數值異常,或兩者之脈搏壓差距超出正常的範圍(30~50mmHg),就該注意您的血壓健康囉!
    為何單單「舒張壓」偏高?
    中年高血壓初期大多出現「收縮壓正常,舒張壓偏高,脈壓差很近」,主要是因為工作壓力、緊張過度,導致交感神經過於興奮,進而心跳加快,增加周圍血管阻力增高。若有此狀況時,通常會出現胸悶、心悸、頭暈等不適症狀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規定,成人舒張壓 ≥ 95 mmHg,即可診斷為高血壓。對單純「舒張高血壓」仍不容忽視,因隨著病程延長,會轉變成典型的高血壓,若不及時預防,隨著年齡的老化,就很難改善了。
    五妙招,讓您的「舒張壓」乖乖聽話!
    廖叔叔健康屋已有20多年的飲食輔導經驗,針對血壓問題屬單純性的舒張壓升高,提供以下5項飲食妙招,讓您的舒張壓乖乖聽話! 1、補充初乳: 內含有豐富的乳鐵蛋白,能平衡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問題,以免心跳加快,增加周圍血管阻力。 2、攝取鈣、鉀食物: 鈣、鉀離子作用在人體參與神經衝動的傳導,並維持心臟、血管之肌肉功能,具放鬆血管。鈣食物來源:牛奶、起士、初乳等;鉀食物來源:馬鈴薯、芹菜、香蕉等。 3、避開高鈉、高鹽食物 烹調上要減少鹽巴、味素、醬油、烏醋等使用,並減少醃漬加工罐頭食品,如:醬瓜、蜜餞、豆腐乳、洋芋片、肉鬆、香腸、火腿、臘肉等等。 4、遠離高溫烹調油脂 如:燒烤、油炸、煎魚、烤魚、三杯、烤花生、炒芝麻等,將油脂聚合形成難以在體內被分解代謝的油脂與自由基,依附在血管壁上造成阻塞,與血管內壁氧化,增加血管阻力之危害。 5、早餐一定要吃 均衡營養早餐是內臟最重要的一餐,身體的健康需要內臟各器官正常運行,若長期忽視內臟最重要的早餐,小心影響身體功能性平衡,導致血壓異常。
    「初乳早餐」是您早餐最佳選擇!
    健康屋重視早餐對人體的重要性,運用歐美先進「低溫薄膜濾菌」技術,研發20種早餐包,可依個人體質挑選適合的早餐包。歡迎報名廖叔叔健康教學中心「全民健康運動」,認識自己體質,選擇適合體質的食物與正確吃早餐,向疾病症狀說再見! 請加入:廖叔叔健康屋Facebook粉絲頁 相關閱讀文章:長期高血壓生活飲食習慣建議  、  擔心「高血壓」而中風嗎? 、從飲食下手,向心血管疾病說再見!!  
  • 豆製品適合每位素食者嗎?

    素食 蛋白質

    由於文化、宗教、環保、健康觀念的提升,素食人口近幾年急遽增加,而飲食中的蛋白質來源,幾乎都以豆類製品為主。 但你知道嗎? 最容易造成胃發炎的食物,從第1名到第4名分別為 : 咖啡、黃豆製品、糯米、紅豆。其中豆類製品的黃豆、紅豆分別高居第2跟第4名。 健康屋依20多年飲食輔導經驗,也發現有些長期吃豆製品的人,容易有體質虛寒、貧血、胃悶、胃脹、肝臟與腎功能變差等現象。
    哪些人,不適合豆類製品
    若你有心悸、胸悶、嚴重心律不整、胃痛、胃悶、食道逆流、胃潰瘍、早上起床口苦有舌苔、情緒低落憂鬱、氣虛講話無力、肩頸僵硬、沒有性慾等症狀,代表你對豆腐、豆皮、豆乾、豆漿、味噌、毛豆、納豆等豆製品有過敏現象。 因為黃豆中的皂素及異黃酮,會干擾某些人的神經及內分泌系統之正常運作,若有上列症狀,建議先移除黃豆、黑豆等相關製品;而紅豆的皮會黏住胃壁,並影響胃酸之分泌,容易引起胃痛。
    劣質豆製品,加重肝腎負擔
    素食者若攝取過多油炸或添加防腐劑的豆製品,很容易造成蛋白質缺乏。蛋白質缺乏會影響內分泌及腎臟功能,無法形成足夠的球蛋白與白蛋白。 球蛋白不足,人體免疫力會降低;白蛋白不足,組織中的酸性廢料就無法由腎臟代謝、排除,甚至連水分都排不出去,於是形成水腫型的肥胖現象。 所以,想要靠吃素來減肥的人要注意,不正確的素食可能讓你越吃越胖。
     除加工豆製品,可多補充以下4種優質蛋白質
    1、低溫殺菌之鮮乳、低溫薄膜濾菌之初乳。 2、選擇優良大豆蛋白營養食品。 3、水煮蛋、低溫炒蛋、蒸蛋等。 4、未高溫烹調之乳酪、起士。
    如何吃出健康新「素」求
    探討了種種素食危機,其實我們還是要呼籲大家多吃素食。為了個人健康,以及自然生態的維護,吃素是一項最佳的選擇。 但素食者要達到均衡營養,必須比一般飲食者更用心經營,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功效,飲食建議如下列5點 : 1. 儘量選擇新鮮天然食材 2.少食用精緻加工製品 3.下午4點過後不吃生冷的蔬果,以防手腳冰冷 4. 補充奶油可減少肝靜脈曲張及血管硬化 5. 攝取維生素B12,可避免貧血、神經炎、腦中風之危險 6. 補充ω-3植物油,如:紫蘇籽油、亞麻仁油,能預防中年更年期、皮膚乾燥沒有光澤、血管發炎等症狀。   想了解您適合吃哪些素食品嗎? 歡迎您一同共襄盛舉「全民健康運動課程」,在課堂上將深入探討各種食材特性,並針對個人體質,找出您適合的食物。 請加入:廖叔叔健康屋Facebook粉絲頁 相關閱讀文章: 有慢性胃病、胃潰瘍、胃食道逆流之症狀嗎? photo via: www.nipic.com    
上一頁

~2

下一頁
回到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