廖叔叔健康屋

健康屋部落格

  • 寶寶感染腸病毒該怎麼辦?

    「腸病毒」是許多家長所擔心害怕的,通常肆虐的季節在夏季,溫度愈高病毒癒活躍,若發現家中的寶寶出現典型的腸病毒症狀如:發燒或微燒、手掌、腳掌、屁股、和膝蓋等部位零散不痛、不癢、不結痂、不結疤的小而呈長橢圓型淡紅斑疹或小水泡疹。 口腔黏膜及舌頭,其次為軟顎、牙齦和嘴唇出現水泡潰瘍,而疼痛、厭食、流口水等現象,除了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協助外,廖叔叔健康屋建議飲食配合如下: 1、簡單吃讓腸道休息數天: 腸病毒飲食:成年人腸炎或嬰幼兒感染腸病毒時,依症狀約數天內只吃流質有熱量之食物即可,不吃油類、魚肉豆蛋奶類、蔬菜水果類、包含各類零食,否則只會増加腸道的負擔,可能誘發更嚴重的發炎,如:嬰兒可以用米漿代替牛奶2~3天,並額外補充葡萄糖維持體力,而3歳以上可吃白米粥或白麵配醬瓜維持體力,待正常時再慢慢復食。 2、初乳中的活性乳鐡蛋白: 依科學研究是轉運蛋白家族的一分子,可弱化腸病毒之活性並有預防之功能,待腸病毒受到控制時,在睡前可額外補充天然之維他命E每天約100亳克7天,會有助於傷口之癒合。 3、多洗手、少進出公共場所: 預防腸病毒感染:手護寶寶健康勤洗手,外出回來一定要馬上洗手,更換衣服再來抱寶寶,若家中的小朋友有出去,回來也一定要落實正確洗手,此外,定期清理寶寶的玩具,當家中有人被感染腸病毒時,要特別注重隔離包含碗盤、筷子、毛巾、牙刷、門把等,可能口手會接觸之家庭活動設施,可預防交互感染。 腸病毒到目前並沒有可以殺死腸病毒之藥物,當嬰幼兒被感染時在醫院,也只能打營養針之協助,並期待被感染者之自體免疫力發揮功能,打敗病毒並產生抗體,因此飲食之建議規範,可減輕受損腸道之負擔並維持必要體力,會有利於自我修復。 了解更多養育寶寶健康知識,請參加「互動式健康教學」  
  • 準媽咪身體外觀的變化

    迎接小生命的誕生,將帶給全家人無法言語的喜悅與感動,但談論到整個懷孕過程,準媽咪的身體將由內而外開始進行各種的變化,如:乳房腫脹、膚色改變、妊娠紋、靜脈曲張…..等,這些改變或多或少都會成為孕媽咪甜蜜的煩惱! 廖叔叔健康屋針對孕媽咪的外觀變化,提供建議分析如下: ▇  乳房 乳房更加豐滿,是懷孕初期最早出現的變化之一,甚至乳暈和乳頭的顏色變深,主要原因是體內雌激素大量分泌,隨著懷孕週數的增加,乳房腫脹的情況會更明顯,到了懷孕後半期,偶而還會滲出薄薄的乳汁。 【建議】 適時適量做些乳房按摩,能減輕乳房腫脹不適的感覺,對於未來哺乳寶寶時有助益。 ▇  色素沈澱、斑點 懷孕時因為荷爾蒙的改變,皮膚會出現一些正常的「生理性變化」,90%以上的孕婦會有色素沉澱,膚色加深,乳頭與外陰部顏色明顯,原本的黑斑、雀斑等更加清楚可見,通常在產後一年內會自行消退居多。 【建議】 做好基本的防曬工作以外,補充低溫殺菌初乳含有多量的半胱胺酸胜肽,是肝臟合成穀胱甘肽重要的營養素,能夠增加黑色素代謝,減少色素沈澱問題。 ▇  皮膚 懷孕後新陳代謝旺盛,皮膚的分泌油脂量增加,因此容易造成皮膚粗糙、長痘痘、長濕疹等現象,需做好清潔與保濕保養工作。 【建議】 做好防曬與清潔保養工作之外,飲食中減少易燥火食物如:沙茶醬、香油、紅蔥酥、花生、蠶豆、核桃、五穀粉、芝麻粉等,以及燒烤、油炸、油煎、三杯等烹調方式,愈晚吃愈容易加重上火情形,若皮膚己有青春痘及粗角質層厚的人,建議不吃蒜頭、玉米、三杯、花生等食物,尤其是黑白胡椒以免皮膚情況越糟糕。 ▇  妊娠紋 若天生肚皮是鬆軟的懷孕時較不易形成妊娠紋,若肚皮是緊緊的較容易有妊娠紋,當肚皮撐大皮膚受到快速牽扯使得纖維斷裂引起,形成受損細胞,產生一條條的妊娠紋,常出現在下腹部兩側、大腿、乳房等部位。 【建議】 多食用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,如:雞腳、豬腳等食物,或直接補充膠原蛋白之相關產品,同時搭配水果或果汁飲用,有助於膠原蛋白的吸收與形成。並特別注意早餐蛋白質之攝取,減少水腫及過胖的體態,都會有幫助。 ▇  靜脈曲張 懷孕後子宮血流量增加,當下焦血循環不好時,又加上懷孕後期胎兒重量之壓迫,會影響下肢體靜脈血液之迴流,嚴重者會有靜脈膜破損之靜脈曲張,輕微者造成腿部表面浮現青筋。 【建議】 避免長時間的站立與久坐,穿著彈性襪可減緩靜脈壓力,可平躺並將雙腳抬高(45度角)利於下肢血液回流,建議最好的方法是早餐要均衡之全營養,晚上不吃水果及太冷的蔬菜可増加血液循環。 ▇  掉頭髮 孕婦和胎兒皆需要足夠的營養素,當孕婦早餐蛋白質營養攝取不足時,心臟會較無力早起經常沒胃口、一到下午就打哈欠體力差容易累,若再加上低血壓血循環不好時,就容易出現掉頭髮及手腳冰冷的現象。孕期尤其是懷孕後期時需要特別補充蛋白質的營養及B群,否則產後掉髮會更為嚴重。 【建議】 早餐一定要吃可讓心臟有力,使全身循環較好,最好要有肉、有菜、有麵,再吃個水果更好,補充蛋白質,要吃肉或乳酪、起士等乳製品等。還可以補充人蔘行氣讓循環變好,將維持頭髮生長的營養素送至頭髮。 ▇  水腫 會造成體重的增加、體態的改變,通常發生在懷孕後期約7個月開始,容易有出現水腫現象,若是下半身水腫代表肝臟製造的白蛋白不足,若是上半身水腫,可能是心臟無力循環變差所引起。 【建議】 早餐建議均衡營養外也要吃蛋白質之食物如:豬肉、雞肉、牛肉、羊肉、魚肉等,而素食者可選擇乳酪、沒有漂白的麵腸、豆包、豆干等,有足夠的蛋白質肝臟才能製造充足白蛋白,白蛋白是腎臟的主要功能蛋白,可以讓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就不會水腫,若飲食正常還是有水腫,建議食用綠藻蛋白會很有幫助。 ▇  體態改變 產前體重增加到11~12公斤是很正常的,其餘超過之體重就和胎兒之營養無關了,分析增加之體重只會對產後媽媽有副作用如: a、雄性荷爾蒙被激化體態變壯。 b、淋巴代謝功能不好造成局部組織腫大,如大餅臉、粗大腿、大屁股。 c、早餐沒吃好造成水腫。 d、晚餐吃太飽又吃太晚或吃宵夜變胖。往往造成孕期體重增加過多,造成孕期體態變形走樣,還有可能使生產的困難度提高,甚至影響到產後變成容易胖的體質。 【建議】 a、雄性荷爾蒙被激化體態變壯者,建議不吃蛋及其蛋加工製品。 b、淋巴代謝差局部組織肥胖型,建議多吃魚並建議不要高溫煎烤,可保留較多的魚胜肽對淋巴代謝有幫助。 c、吃一餐均衡全營養的早餐如低溫殺菌初乳早餐,就可減少吃宵夜之習慣。 了解更多請參加孕媽咪互動式健康教學 相關文章閱讀:產前太胖對健康及產後體態有影響嗎? 、產前產後憂鬱,準媽咪該怎麼辦?
  • 產後坐月子一定要用黑麻油嗎?

    台灣傳統的烹調坐月子餐,絕對離不開使用「黑麻油」來爆透老薑的方式,認為黑麻油具有補中益氣、滋養五臟的功效,含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和老薑炒熱後,具有去寒保暖、加強新陳代謝、活化內臟、通乳、補血、潤腸、預防子宮動脈硬化阻塞之功效。 在過去物質缺乏的年代,孕婦所攝取的蛋白質營養素不足時,所以會產後吃黑麻油,來協助或防止子宮血崩之風險。或在寒冷冬天時食用,能有效收縮末稍微血管循環,來減少體溫的散熱,讓身體有溫暖感,較不怕冷。 但您知道嗎? 黑麻油是經過高溫250℃焙炒再壓榨的油脂,佔90%以上的不飽和脂肪酸,在製造過程當中,油脂已經氧化劣變產出大量的自由基,與致癌物「芳香族之環狀碳化氫」,容易造成上火的體質,以及加速體內慢性發炎症狀。 再加上採用黑麻油「爆香」老薑的方式,當冒煙點出來時,就代表油脂開始變質,若要爆香應選擇飽和脂肪酸之豬油、棕櫚油或去乳質的奶油,不適合使用含大量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黑麻油,易氧化形成自由基,增加肝臟負擔及心血管硬化之風險。 廖叔叔健康屋建議,懷孕的準媽咪們! 在懷孕期間攝取足夠的蛋白質。孕期可分為初、中、後期,媽媽每天所攝取的蛋白質也應依此期間遞增,尤其是分配在早餐時段的蛋白質更為重要。能幫助產後體態恢復的快,也較不會怕冷,末稍血液循環良好,就不需額外補充已劣變的黑麻油了。 若是剖腹產的產婦,通常醫生也會建議十天之內不要吃黑麻油,因為黑麻油會影響到開刀的傷口癒合,以及影響血管的收縮,對於某些人也不建議食用,因為容易上肝火如:口乾舌燥、失聲、長痔瘡、全身皮膚發癢、失眠等。 了解更多請參加孕媽咪互動式健康教學 相關文章閱讀:坐月子一定不能洗頭、吹風、洗澡、喝冰水嗎?
  • 外食陷阱:教你如何避開致癌物

    國人外食比例非常的高,但要吃得健康就一定要討論「外食陷阱」,若沒有自己帶安全的耐熱容器,那麼熱食最好就不要外帶了。 早餐是一天中影響健康最重要的一餐,更是要慎選外食,否則一大堆化學食品添加物吃進肚,而早餐最好在家吃,或選擇含有「活性因子、酵素、營養均衡」之營養早餐。 廖叔叔健康屋針對外食族,容易忽略的外食陷阱,整理出五大項提供給您參考,分析如下: 一、回鍋油 自助餐或便當店,通常為了美味好吃選擇油炸的方式料理,如:雞排、豬排等,而油脂大多使用最不耐高溫的沙拉油,且重覆使用10天左右,其油脂已經劣化,產生大量的自由基與芳香族的致癌物。 另外,許多不肖業者竟然把炸豬排的回鍋油,拿來炒青菜或其他料理,雖很美味很下飯,但卻很傷身體,長期下來增加肝的負擔、血管硬化、血管阻塞之風險。如:油條、鹹酥雞、沙淇瑪、炸薯條、油炸素料等油炸食物,您知道是用什麼油炸的嗎?炸的天數您知道嗎?建議盡量少吃或慎選。 二、氫化植物油 氫化植物油(含反式脂肪酸),又稱酥油、乳瑪琳、植物性奶油,是由液態植物油氫化合成,再加入香料或著色,廣泛使用在甜點、麵包、夾心塗醬中。吃進人體是非常難代謝掉的,還會增加血管負擔與心肌梗塞之風險。 三、油炸素料 坊間許多素料如:油炸麵筋、油炸車輪仔等,這些油炸的食物都會添加BHA、BHT為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劑,會增加肝臟的負擔。 四、香油 香油是芝麻270高溫烘炒之黑芝麻油1%加99%沙拉油製成,容易上火引起慢性發炎。而外食很容易吃到添加香油相關料理如:滷味、羮、涼麵、掠拌、黑白切等,吃進體內都會增加身體的發炎現象。 五、燒烤食物 炭烤、燒烤、烤魚、煎魚、三杯料理等,這些烹調方式都會大量製造芳香族環狀碳化氫物質,破壞人體正常之細胞可能導致病變,此物質為致癌物。 了解更多正確的健康知識,請參加「互動式健康教學」 相關文章閱讀:外食族:如何聰明選擇外食
  • 外食族:如何聰明選擇外食,在外也可以吃的很健康

    外食人口如今比例非常高,「三餐老是在外,人人叫我老外」,此話耳熟能詳,當您外食時,廖叔叔健康屋教你如何健康挑選健康烹調的食物,可減少回鍋油、致癌物之攝取,外食選擇分析如下: 1 .海鮮店、日本料理店 選擇新鮮食材,以清蒸、水煮、川燙或輕烤(有熟但不焦)的料理,沒有高溫烹調的食物會更健康。 2 . 涮涮鍋 記得不沾沙茶醬,不吃榨菜、油炸豆皮,少吃含有大量磷酸鹽之加工肉丸或餃類之肉類加工製品,可減少骨質疏鬆之機會,並盡量挑選新鮮食材如:蔬菜類、菇類、肉片、海鮮等,若有痛風、高血壓、心臓病、高尿酸或腎臟病患者,建議少吃熬煮後之火鍋湯。 3 . 速食店 選擇不含油炸之三明治、潛艇堡、漢堡、烤雞、烤鴨等食物,至少可減少回鍋油之攝取量。 4. 麵館 麵館有太多煮食烹調的料理可選擇,只要特別交待不加香油(高溫270度)、沙茶(炒香之花生再油炸過),並可以觀察麵條是否有添加硼砂(對肝胃很不好又容易造成臉色泛黃),如長時間大量煮麵時又可以不必換新水,或煮熟後之麵條放置5分鍾後都不會膨大糊化(甚至外帶回家時),建議選擇有品質之麵館如會糊化之麵館,才會更健康。 5 . 路邊攤 可選擇有品質之關東煮、路邊用燙的黑白切,記得不加香油。還有其它簡單又有特色的小吃,如:米糕、蚵仔煎、碗糕、麵食等。 6 . 牛排館 選擇牛排、豬排、羊排、蝦排等,非油炸類及炭烤之食品,或很有健康概念之鐡板燒。 7 . 専業義大利麵館或披薩。 外食依然可以吃的健康無負擔,就看您如何聰明做挑選,讓自己慢慢的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,讓疾病遠離你。 了解更多正確的健康知識,請參加「互動式健康教學」 相關文章閱讀:外食陷阱:教你如何避開致癌物
  • 正確的烹調方法,決定全家人的健康!

    適當的烹煮食物有利殺菌減少生病,以及對人體較好消化之功能,但如何做到健康正確的烹調呢? 我們需要了解油脂的營養性及耐熱溫度等特性,才不會增加致癌物形成,廖叔叔健康屋分析如下: 1、 蒸、煮、燜、燉 溫度只到100℃,油脂較穩定營養素流失較少,也不易上火,是很健康的烹調方式。需控制滷、燉的時間不要太長,蛋白質就不容易被破壞。而壓力鍋105℃,有助於較不容易煮熟食物之料理。 2、輕炒 溫度約110~120℃,即鍋中小火預熱、倒油,放入辣椒、香料輕炒,再放入蔬菜,此種烹調可以選擇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」,如:橄欖油、芥花籽油;另外,葡萄籽油、沙拉油等蔬菜油屬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」,只適合菜炒好,上盤前再加油拌勻。 3、煎及爆香 溫度約130℃,適合使用「飽和脂肪酸」之豬油、棕櫚油、去乳質的奶油,不適合其它蔬菜油,否則容易氧化形成自由基,尤其是含大量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」,富含DHA、EPA魚類更禁忌燒烤、油煎,易增加肝臟負擔及血管硬化之風險。 4、油炸 溫度約170℃非常的高,較容易上火,會增加肝的負擔,適合使用「飽和脂肪酸」如:豬油、棕櫚油、椰子油等。國內知名速食餐館大都使用棕櫚油,且定期檢測酸價掌控油脂氧化情況。但國內大多數餐館、小吃自助餐業者,大都使用較便宜之沙拉油來油炸食物,還重覆油炸非常不健康;甚至有些自助餐業者,為了菜餚美味,竟然使用油炸肉排之回鍋油來炒青菜、炒飯等料理食物,如炒菜沒加肉絲有肉味可能就是使用回鍋油。 5、烤 溫度約180~220℃,適合烤麵包、餅乾、烤蔬菜、「半飽和脂肪酸」的雞鴨、及飽和脂肪酸的豬牛羊肉品,此高溫不適合直接烤魚、海鮮,建議上層加一片鋁鉑紙或包在鋁鉑中再烤,可鎖住蒸氣降低溫度,較不會破壞魚海鮮之蛋白質及脂肪。 6、炭燒BBQ 溫度可達380℃以上,所有烹調方法中溫度最高,也是最香的。當魚、肉直接放在炭火上燒烤,會有油脂滴下炭火中高溫燃燒,形成芳香族之環狀碳化氫,再上升燻在肉品上,香味撲鼻味道無法擋。建議家人聚會烤肉時,可在鋼絲網上加一片鋁鉑紙,避免油脂滴入炭火中,減少致癌物產出以及污染到食物。 7、微波爐: 利用水分子震動互相磨擦產出高溫烹調之原理,用此方式烹調食物有內外同時加熱食物,縮短烹煮時間之好處,並能保留較多營養素。但有些民眾擔心微波爐有輻射危害之慮。 了解更多正確的健康知識,請參加「互動式健康教學」 相關文章閱讀:中秋節「烤肉」健康筆記健康烹調及外食選擇
  • 瘦身大作戰,教你如何正確吃三餐

    瘦身真的不吃就會瘦了嗎?「想吃」…不能吃,「真的好想吃」…真的不能吃,你總是這樣跟自己在拔河嗎?美食當前,不吃好像又對不起自己,但又怕發胖讓自己處在天人交戰的狀態?其實想吃是人的天性,吃東西提供熱量來維持生命,但若放縱自己暴飲暴食,在不對的時間吃東西,這下可能就會讓您發福了! 減肥食譜真的有效嗎?想瘦身就要先了解:「飢餓」是因為胃空,導致胃收縮;「食慾」是藉由聞到、看到或聽到進而刺激我們的胃收縮。當胃收縮時,會分泌一種激素,傳遞到大腦的進食中樞,啓動您想吃東西的慾望。若胃容量大容易飢餓,可補充熱量低、體積大又具飽足的食物。 如果是食慾引起的嘴饞,廖叔叔健康屋教您如何正確吃三餐,減少嘴饞食慾的發生。 一、早餐 養成吃早餐的習慣,早餐是人體心臟最重要的一餐,心臟有足夠的營養就不會想吃零食及宵夜。早餐需特別注重蛋白質的食用量,約2~3兩肉或乳酪100公克。 二、中餐 早餐是內臟運作的開端,中餐是人代謝的最高峰,此二餐是提供人體內臟最重要的營養,也是白天工作忙碌者熱量的來源。只要營養均衡、正常飲食,體重會變重,但外觀卻沒有變胖,更不會影響體態及曲線。 三、晚餐 建議少吃或不吃澱粉、醣類的主食,如:米飯、麵食、地瓜、芋頭、甜食、甜點或較甜的水果,也要減少油脂的攝取,如:選擇瘦肉不吃肥肉,燙青菜不加油,海鮮選水煮或清蒸,不吃油炸、三杯,吃火鍋不沾沙茶醬,也不喝湯。 依照人體生理時鐘運作,代謝變慢且準備睡覺,若晚餐吃的時間點太晚,或者是吃的太油、太多澱粉或太甜,都會因為我們身體內臟準備要休息了,這些沒有使用掉的熱量轉換成脂肪,儲存在脂肪細胞,容易造成肥胖。 如果不吃早餐,或只是隨便吃吃,會造成您的午、晚餐和一天點心時間產生過度補償作用,而熱量的吸收超過自己身體所需,容易導致肥胖。吃一頓健康的早餐絕對能幫助您控助食慾,減少您嘴饞以及吃點心或宵夜的習慣。再加上其它兩餐的飲食建議,讓您吃的健康營養均衡,不挨餓!這樣的減重瘦身法才會讓你健健康康的瘦下來,不容易復胖。 此外,建議攝取初乳中所含的乳清蛋白、小麥中的麩醯酸胜肽蛋白,增加「胰高血糖激素」分泌,可有效釋放人體儲存之熱量與脂肪,就不易飢餓與肥胖。 了解更多自己體態類型,預約「美體計劃」個人諮詢  相關文章閱讀:下半身胖,讓您不敢穿短裙嗎? 減肥,為什麼「越減越肥」? 、 減重真相大公開 – 節食有效嗎? 、 如何減少復肥率? 、 為何只胖下半身?
  • 減肥,為什麼「越減越肥」?

    回想一下吧! 您是否曾經有多次不當或快速減肥的經驗,搞得現在的你,連吃少甚至不吃也瘦不下來。難道就要這樣惡性循環胖下去嗎?專家提出:不想要越減越肥,想要減少復胖發生,減重前需先了解自己的體態類型,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健康減重飲食法廖叔叔健康屋20年的美體輔導經驗,將體態類型與飲食建議,分析如下: 1、 內分泌失調壯碩型 可能是內分泌失調,雄性荷爾蒙被激發而刺激骨骼變粗壯,如胸膛變厚、肩膀較寬、所以外形看起來會較胖,其原因分為先天家族遺傳與後天因素,如熬夜、壓力、生育、年齡等相關因素所造成。 飲食建議:減少蛋與其相關製品,如:皮蛋、鹹蛋、鴨蛋、鳥蛋、蛋糕、蛋捲、蛋餅等,並重視營養早餐約2~3年,會有明顯改善,亦可減少心血管疾病之風險。 2、 經常減肥虛胖型 因工作關係三餐營養長期失衡,致使內臟長期缺少蛋白質之現象,即反覆不當的減肥又復胖,幾次下來容易使內臟變得越來越虛弱,並且無法控制脂肪細胞,當然少吃也不會變瘦。 飲食建議:早餐是補充內臟蛋白質營養最重要的一餐,尤其是具有較高活性蛋白之完整食品,是維持美好體態最棒的選擇。 3、 局部肥胖淋巴型 淋巴代謝異常,造成局部肥胖現象,如:大餅臉、雙手臂較粗(包含副乳)、大腿粗、屁股變大等,此現象是淋巴代謝不良造成,並非肥肉,當然少吃也不會變瘦。 飲食建議:多攝取秋刀魚、沙丁魚、竹莢魚、鯖魚、烏魚等魚類之胜肽蛋白有益於淋巴液之代謝,但需注意烹調溫度,勿高溫煎烤,可保留較多魚胜肽。 4、 油脂囤積臃腫型 經常外食或攝取太多高溫烹調的油脂,無法被內臟代謝,如油炸、燒烤、爆香、三杯、含回鍋油等食品,這些自由基最容易囤積在皮下組織及血管末稍,長期下來會影響心血管循環,並誘發慢性高血壓及慢性疾病。  飲食建議:應選擇營養完整、有生命的食物,如:含有酵素、活性因子及均衡營養蛋白三者一體之食物,可快速代謝囤積在體內的脂肪廢物,並減少慢性病之形成。以活性初乳的表現最好,含有多種活性因子,如免疫球蛋白、類胰島生長因子、血管內皮生長因子、端粒酶等。 揮別過去「越減越肥」不愉快的減重經驗,跨出健康美體的第一步,就從先了解自己的體態類型開始吧!幫助您找回喪失己久的信心! 了解更多自己體態類型,預約「美體計劃」個人諮詢  相關文章閱讀:下半身胖,讓您不敢穿短裙嗎? 瘦身大作戰,教你如何正確吃三餐 、 減重真相大公開 – 節食有效嗎? 、 如何減少復肥率? 、 為何只胖下半身?
  • 減重真相大公開 – 節食有效嗎?

    現代人普遍相信「節食」或「少吃」能讓減肥成功,有人用「藥物」來阻斷想吃的慾望;有人用「決心」來克制飲食,也許時間不用太久就會看到「體重減輕」效果。但辛苦的控制吃的慾望,可能會造成營養失衡、損壞身體健康之慮。 節食一段時間後,一旦恢復正常的吃法,之前長時間累積下來的成果,將會消失殆盡,恢復到原點,甚至比之前的體重還重。廖叔叔健康屋累積多年美體計劃飲食輔導經驗,告訴您節食減重的真相,分析如下: 一、不當的減重會引起內臟萎縮變輕 節食不吃,進食量也跟著減少了,同時也會造成營養素攝取不足,雖外表看起變瘦了,相對地,內臟器官與肌肉組織也都跟著萎縮及鬆弛,新陳代謝速率變慢,培養出易胖體質。當內臟器官逐漸耗損,整個身體機能每況愈下,出現容易水腫、免疫低下、心臟無力、心情低落、血循環變慢、容易疲勞、體質虛弱、掉頭髮等問題。 二、不當的減重會引起體質變酸 不當減重營養失調時,會消耗內臟及肌肉組織之蛋白質,造成身體產生更多的酸性毒素,為了平衡體內之微鹼pH值,必須增加骨骼中鈣的釋出,溶出的鈣容易在血管或柔軟組織中沈積,產生鈣化現象,進而產生血管硬化、頸部僵硬等現象,如中年人常患的「五十肩」。此外,飲食中鈣攝取不足或鈣流失太多,容易出現脾氣暴燥、易怒、心臟無力、失眠、腦神精衰弱、容易經痛等問題。 三、不當的減重會引起內分泌失調 油脂是人體製造荷爾蒙的營養素,當過度的節食,油脂攝取不足的情況下,就會造成荷爾蒙分泌不足之現象,當卵巢無法製造足夠的荷爾蒙,就會出現經期不規律,月經錯亂等問題。此外,也會造成長痘痘、皮膚乾燥之症狀。 四、不當的減重會引起營養失衡 過度的節食,容易缺少人體所需的各種少量營養素如:維生素與微量元素,兩者共同作用參與體內能量的代謝,並促使脂肪轉換為能量,包括維生素C、B1、B2、葉酸、B6、泛酸、B12、菸鹼酸及鋅、鐵、鎂等82種微量元素。當長期缺乏時會減少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謝,反而容易出現肥胖等問題。 減重瘦身前需要有「自我認知」,先了解自己的體態不勻稱的原因是什麼?否則再嘗試各種減重方式,只會讓您越減越重,最後連喝水也莫名其妙發胖了? 健康屋讓您了解肥胖的真相,分析如下: 一、不是胖而是壯,當骨骼愈粗肉就愈多。 二、是淋巴代謝異常局部組織腫大,如大餅臉、雙手臂粗、大腿粗、屁股大等體態。 三、皮下脂肪蜂窩組織囤積,如粗腰圍及大肚子。 四、最後才是您要減肥的肥肉,但只要透過活性初乳調理淋巴代謝及清除蜂窩組織之囤積,再配合正確之飲食調理,即可達到均衡體態之目的。 了解更多自己體質,預約「美體計劃」個人諮詢  相關文章閱讀:下半身胖,讓您不敢穿短裙嗎? 、 瘦身大作戰,教你如何正確吃三餐 、 減肥,為什麼「越減越肥」? 、  為何只胖下半身?
  • 腸瘜肉引發大腸癌找上門!

    國人大腸癌發生持續攀升,罹患的年齡也逐漸化輕化。根據行政院衛生局統計,罹患「大腸癌」發生已躍升為所有癌症的第一名,死亡率位居第三。呼籲民眾不可輕忽大腸癌警訊,廖叔叔健康屋在此提供大腸癌臨床症狀如下: 1、排便習慣改變(如:便祕、腹瀉,或是便祕、腹瀉交替)。 2、便血或大便有血絲。 3、大便性狀改變,大便形狀變細。 4、排氣增多、腹脹、絞痛等腹部不適。 5、不明原因體重下降。 6、容易疲勞。 上述症狀與其他病症相似,許多大腸癌都是從「腸瘜肉」開始引發,如果您曾經或現在是腸瘜肉患者,千萬不可姑奸養「瘜」,!除了定期追蹤檢查以外,飲食更是一項關鍵因素。健康屋20年的飲食輔導經驗,大腸癌、有腸瘜肉者飲食注意:不建議吃以下的食物,分析如下: 1、硫化氫是大腸癌的主因之一,建議不吃含硫的食物如:蛋及蛋製品、蒜頭、 韮菜等食物,若代謝不良加上腸內腐敗菌增生,就可能會合成為硫化氫,易引發腸瘜肉細胞之病變。 2、 不吃含鐵的食物如:牛肉、內藏、豬血、鴨血、米血糕等含α-鐵較高的食物及鐵劑,經研究α-鐵會催化癌細胞及腫瘤細胞之能量酵素,容易誘發惡性腫瘤細胞之增生。 大部份腸瘜肉多無症狀,僅有少部份伴有排便出血、黏液分泌、排便習慣異常等現象,需定期追蹤,視狀況判斷是否應切片或切除。針對大腸直腸飲食上盡量避開含硫與含鐵的食物,別再縱容腸瘜肉,讓大腸癌找上門。 相關文章閱讀:胃檢查有瘜肉的飲食建議
上一頁

~19

下一頁
回到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