廖叔叔健康屋

健康屋部落格

  • 令人又愛又恨的「蛋」

    從小到大最喜歡吃就是蛋,舉凡蛋相關製品:蛋糕、布丁、滷蛋、鹹蛋、鴨蛋、皮蛋、鳥蛋等等都是我的最愛。而且蛋的營養價值極高,對於身體好處多多,可以健腦益智、成長發育、傷口癒合、改善營養不良等之保健作用。 逐漸長大後,卻發現每當我吃蛋或其相關製品,就是會莫名的起疹子發癢,才發現原來我對雞蛋會過敏,只要不吃就不會出現過敏的症狀。雖知道蛋很營養,但為了我的肌膚與健康,我只好忍痛拒絕蛋與其相關製品,久了也就習慣了。 沒錯!蛋的營養價值頗高,但同時也是造成過敏的來源之一,真是令人又愛又恨。廖叔叔健康屋20年的研究發現,某些體質會產生過敏,蛋與其相關加工製品,很容易誘發「神經炎」及「影響內分泌」之功能,分析可能會發生的過敏症狀或影響身體的變化,分析如下: 1、 不定期的嚴重心臟痛、偏頭痛(韮菜更嚴重)。 2、 異位性皮膚炎、濕疹、皰疹、富貴手、香港腳。 3、 注意力不集中思考遲鈍、昏睡叫不醒、開車昏睡、開會不講話就失神等現象。 4、 半夜頻尿、慢性腹瀉、大腿抽筋。 5、 小孩有過動現象或經常有不自由的動作,注意力不集中、半夜尿床等狀況。 6、 激發雄性荷爾蒙,造成骨骼變粗壯,胸膛較厚、肩膀較寬等較粗壯的體態,此現象不分男女,容易誘發髙血壓及心血管疾病。 不可輕忽食物對身體的影響力,檢視一下!您是否有符合以上的症狀,不妨嚐試著不吃蛋與其相關加工製品,感受一下過敏的症狀,是否有改善?如果有的話,那您可能就是對蛋過敏的體質,就盡量不要再去接觸這個引起過敏的炸彈。 了解更多健康知識,請參加「互動式健康教學」 相關文章閱讀:吃蛋及其加工製品可能會過敏
  • 黃斑部病變 並非老人家專利

    大家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加,眼睛也跟著老化,一般常聽見的是發生在65歲以上老人,或者是慢性疾病、心血管疾病等族群出現「黃斑部病變」。其實這不再是老人家的專利,許多高度近視族群也是高危險群之一,它不但是眼睛健康的殺手,更是影響視力的頭號敵人。 「黃斑部」因為是位在視網膜正後方,它負責95%的視力,若有病變時,就會造成視力變化。一開始視力會先變得模糊,看東西會造成扭曲、變型、顏色會稍微變暗,然後慢慢就會開始看不到。 廖叔叔健康屋提供預防「黃斑部病變」的方法: 1、 減少自由基食物之攝取 少吃油炸、炭烤、燒烤之食品,不抽煙、不熬夜、不要讓眼睛暴曬在強光之下(最好戴墨鏡)等,不好的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。 2、 補充黃斑部所需營養素 眼睛裡裡面含有大量的葉黃素、玉米黃素在黃斑區,「葉黃素」可以吸收藍光、「玉米黃素」可以吸收綠光,讓有害的光線以及自由基不會破壞眼睛,在食物中可選擇枸杞、深色蔬菜、珠螺、藍藻。 3、 增加眼睛之微循環 若眼睛的循環不好,就無法將營養送到眼睛去發揮作用,建議補充黑醋栗及小藍莓,可放鬆眼睛之肌肉並增加血循環量,或在晚上睡覺前用熱毛巾熱敷眼睛,或早起床時,雙手擦熱後輕按眼睛四週都會有幫助。 4、改善全身血循環 晚餐不要吃太多生冷的蔬菜及任何水果,可選擇麵、肉、魚、海鮮、菇類、南瓜、茄子等較不冷之蔬菜,也會有助於眼睛之血循環,其中要特別注意綠花椰菜,是否會影響你的視力變得更模糊,只要晚上吃隔天早起觀察就可判定。 若能照著以上的方法執行並補充營養素,都是可以減緩眼睛老化的速度。罹患黃斑部病變不再只是老年人的專利!高度近視者也應要多加注意,建議50歲以上的人或具高度近視者,需要定期檢查,確保眼睛的健康! 了解更多健康知識,請參加「互動式健康教學」
  •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

    退化關節炎不再只是老年人的専利,許多年紀四十歲左右的人,就已經開始出現關節不適症狀,爬樓梯發出「ㄆㄧㄚㄆㄧㄚ」聲,下樓梯或行走較遠就出現疼痛感,這是為什麼呢? 依觀察女性多於男性,因女性原本血循環較男性差,再加更年期荷爾蒙減少問題,以及其它原因包含有骨盤不正如:單腳關節退化、年輕時腳運動過度或傷害、車禍及摔傷未痊愈等,都可能提早面臨退化性關節炎此問題。 廖叔叔健康屋具二十年的飲食輔導經驗,針對退化性關節炎者提供飲食建議如下: 1.早餐一定要吃優質蛋白質(約2兩肉或70公克乳酪),可增加心臟力量及增加氣血循環,有助於腳關節軟骨的再生力。 2.多吃雞胸的軟骨,內含二型膠原蛋白、玻尿酸、軟骨素,有益於軟骨增生。 3.若是單腳關節退化,應找正骨專家矯正。 4.若是更年期誘發關節退化,可食用異黃酮、魚油、月見草油、黃豆乳胚天然維他命E等。 5.當關節疼痛發炎時,飲食上應減少如:牛蒡、芝麻、沙茶醬、竹筍、筍干、芥菜、菠菜、啤酒、鳳梨、尤其是牛肉,以上食物少吃,可減少己發炎組織更加嚴重。 此外,肥胖者需減重,身體重量超過膝關節能承載的範圍,加重關節負擔,建議維持理想體重範圍之內。以及適度的運動,對關節患者來說,才不會讓關節越來越僵硬,建議選擇較不傷害關節的運動如:游泳、水中散步、太極、騎腳踏車等。 了解更多健康知識,請參加「互動式健康教學」 相關文章閱讀:如何預防「缺鈣危機」骨質疏鬆因素及飲食建議退化性關節炎應該保健
  • 緊張就想上大號 小心「腸躁症」

    忙碌壓力大的生活,每當遇到重要會議,考試就會肚子痛,想上廁所,若您經常遇到這樣的症狀,需要提高警覺可能「腸躁症」已經找上門囉!腸躁症主要是因大腸的「自律神經失調」,導致腸壁肌肉失去規律性地收縮與放鬆,而產生不適症. 廖叔叔健康屋具20年的飲食輔導經驗,飲食建議如下: 1、         若是自律神經失調:建議補充低溫殺菌初乳之乳鐵蛋白(Lactoferrin)。 2、         建議飯後40分鐘內不喝湯或喝水,可避免稀釋胃酸造成消化不良,並少吃不好消化的食物如:糯米、粽子等。 3、         避免空腹時喝牛奶、豆漿等液體蛋白質飲品,尤其是在中午前。 4、         建議可額外補充微量元素海藻鈣,或食用新鮮人參之燉湯,可加強大腸之水 平衡功能。 腸躁症除了看醫生吃藥解決困擾以外,建議仍要從生活作息,培養規律的運動、深呼吸;與如上的飲食建議去做調整,這樣才能避免反反覆覆的腸躁症發作與症狀的時好時壞的發生。 了解更多健康知識,請參加「互動式健康教學」 相關文章閱讀:排便不順,如何從飲食改善?慢性便秘怎麼辦?
  • 現代文明病 ﹣甲狀腺亢進

    甲狀腺亢進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,會發病的因素除了遺傳,還有食物中攝取過量的碘,以壓力大造成,血中的腎上腺素上升,免疫系統製造抗體增加,長期的壓力不斷地刺激甲狀腺分泌甲狀腺素,造成甲狀腺功能亢進現象。 而身體每個器官的新陳代謝都會受到甲狀腺影響,如:心臟、肌力、眼睛、骨骼、皮膚、情緒等,所以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症狀遍布全身,每個患者表現症狀也不都太一樣。 常見的甲狀腺亢進症狀可能以下幾種: 全身性狀態:焦慮、易激動、易驚嚇、神經質、失眠、多言好動、體重減輕等。 頭髮:頭髮脫落稀疏。 眼睛:突眼、眼脹、眼痛、視力模糊、怕光、異物感、角膜潰瘍、易流淚。 頸部:脖子變粗、甲狀腺腫大、喉嚨有壓迫感。 循環系統:心悸、心跳加快、高血壓、心律不整。 神經系統:手指顫抖、週期四肢麻痺。 消化系統:飲食大增、大便次數增加。 皮膚系統:怕熱、體溫不正常、白斑、盜汗、色素沉澱、小腿橘皮、紅又癢等。 生殖系統:月經少而紊亂、不孕、流產、早產。 甲狀腺亢進者飲食注意:飲食中需避開刺激性食物,如:咖啡、胡椒、咖哩、茶、酒精等,會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。禁忌富含碘的食物,如:海帶、海藻、海菜、藍藻等食物,因為「碘」是製造甲狀腺素的主要材料。此外,山蘇、九層塔、補品、西瓜等,也需要忌口。 請遵守以上的飲食建議,以免加重甲狀腺亢進症狀,最重要的是要放鬆心情,別讓自己處在高壓的狀態下,保持心情愉快,多休息,這樣對於這壓出來的文明病才會有幫助喔! 了解更多健康知識,請參加「互動式健康教學」
  • 揮別憂鬱,迎向陽光!

    憂鬱症症狀:常常覺得情緒低落、整天悶悶不樂,卻不知如何是好?或者曾經遭遇一些挫折,而愁苦憂鬱嗎?甚至對原本有樂趣的事物漸漸失去興致,對生活感到無力走不下去了,覺得自己活著沒有價值…等等,您有以上的症狀嗎? 小心憂鬱症找上你! 或許您會懷疑自己是否患了憂鬱症,求助心理醫生的協助,接受心理輔導與藥物治療。但長期的依賴藥物來控制情緒,也不是根本之道!建議配合醫生的指示以外,也該從生活型態中去調整自己的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,或許也有幫助。 廖叔叔健康屋輔導上萬人的經驗,憂鬱症治療在飲食上必須特別注意以下2點: 1.當您心臟無力時,就會快樂不起來,對任何時事情都不感興趣,所以「吃早餐」很重要,而且一定要有充足的蛋白質。讓心臟獲得完整的營養素,使心臟有力,不再整天悶悶不樂。 2.此外,當身體內分泌失衡或分泌不足,也會影響到情緒的表徵,如:更年期婦女、經前症候群的女性,因荷爾蒙的改變,而影響情緒之表現。飲食中建議避開黃豆類與其相關製品,如豆腐、豆干、豆漿、味噌、毛豆、納豆、黑豆等黃豆相關食物。 因為某些體質對黃豆製品之植物性異黃酮會代謝不良,進而干擾身體的荷爾蒙分泌與自律神經,致使出現情緒障礙,失眠、精神不佳等症狀。 建議補充魚油或多吃魚肉,魚含有豐富的ω-3、ω-6為人體必需的脂肪酸,以及補充蜂王素,在人體能製造好的油脂與參與腦部和神經的傳導,對於憂鬱症有幫助。 了解更多健康知識,請參加「互動式健康教學」
  • 慢性發炎是體內不斷燃燒的火

    您曾經切菜時劃傷手指,喝熱湯燙到舌頭,走路不小心跌倒…等經驗嗎?這些傷害不管是大是小,一旦發生了,我們的身體會立即啓動免疫警報,展開一連串的反擊,紅、腫、熱、痛隨之而來,這就是人體免疫力為了清除受損細胞,所引起的「修復性發炎反應」。修復機制,清除死亡病菌,白血球及過程當中一併被破壞的正常細胞,一切回復平靜。 其實此種慢性發炎可能發生在每個人的身上,廖叔叔健康屋將原因分析及飲食建議如下: 一、高溫加熱所形成的自由基: 油脂高溫加熱所形成的自由基,會去攻打體內正在發炎的細胞,導致細胞氧化、病變、發炎現象,如:麻油三杯食物、香油、沙茶、炒花生、芝麻粉、五榖粉、糙米粉、烤魚、燒烤及炭燒食品等,應該盡量忌口。 二、當組織細胞己發炎時: 當人體組織細胞因以上因素已經引起發炎時,建議忌口不吃芥菜、鳳梨、酸菜、竹筍、筍干、牛蒡、韮菜、紅蔥頭、紅蔥酥、菠菜,其中以牛肉最為嚴重。 從感染到修復或神經炎、婦科發炎、關節炎等體內發炎,若因過敏食物誘發二次發炎無法平息,就可能四起戰火,導致體內星火燎原般的「慢性發炎」難以撲滅,成為體內不斷燃燒的火,更是一步步侵略我們的健康。修護性發炎本該是身體對抗細菌、病毒,疾病,延續生命的防禦機制,為何卻失控反而危害人體的健康呢? 了解更多健康知識,請參加「互動式健康教學」
  • 排便不順,如何從飲食改善?

    西醫角度看「便祕」,認為造成的原因:腸道蠕動緩慢,或是大便在腸道停留過久,使大部份的水分被大腸吸收,而導致大便乾硬,甚至排便困難或排便次數減少。 便祕定義: (1)排便不順:連續三天沒有排便 (2)排便次數正常,但大便就是乾硬,且需用力排便。 通常醫生遇到便祕患者,都會開軟便藥物如:氧化鎂等,但那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,難道您想長期依賴藥物嗎?便祕該怎麼辦呢? 醫生還是會建議您從飲食中改善,多吃蔬菜、多吃水果、多喝白開水或按摩腹部等,幫助排便促進腸道蠕動,增加腸道水分,柔軟糞便,幫助糞便的排出。 到底該如何治療便祕及便祕的原因何在呢?為什麼已經每天大量的喝水,大量的吃蔬果,排便狀況還是排便不順呢?您可能是對某些食物過敏,而造成腸道蠕動能力下降、腸道腫脹,或腸道吸水異常之過敏現象。此過敏現象因人而異,有些體質不會,但有些體質卻受食物影響排便狀況。 依廖叔叔健康屋20年經驗,將可能引起「排便不順」的食物整理如下: 1、 動物性肉類中的雞、鴨、鵝肉最容易便秘。 2、 海鮮類的食物有:小卷、章魚、烏賊及其墨汁。 3、 大多數魚類都會引起,尤其是魚卵,其魚的種類自已要多注意,魚類中如:鮭魚、鰈魚較不易引起便秘。 4、 黑色及紅色食物如:香菇、香菇湯、巧克力、櫻桃、小藍莓、黑醋粟、桑椹、黑葡萄乾、西瓜、草莓、李子、紅辣椒等。 5、 另外,玉米、芭樂、蘋果也需注意,不宜多吃。 以上食物依個人體質差異,而有不同程度的影響。健康屋輔導過上萬人排便問題,發現對便祕最有幫助的是榴槤,其次是蕃薯葉、蘋果汁、奇異果、白肉柚子、香蕉、木瓜、白火龍果等食物,皆有助排便喔! 了解更多健康知識,請參加「互動式健康教學」 相關文章閱讀:緊張就想上大號 小心「腸躁症」慢性便秘怎麼辦?
  • 預防嬰幼兒食物過敏的方法

    嬰幼兒食物過敏問題日益嚴重,許多父母親也正為此而煩惱不已。若母親為過敏體質,肚中的寶寶約有一半的機會遺傳到過敏體質,如:蕁麻疹、異位性皮膚炎、氣喘、鼻塞、支氣管炎等等。當母親在懷孕時,需留意自己有對哪些食物過敏,盡量避免食用。預防寶賽食物過敏現象,廖叔叔健康屋建議媽媽們從以下幾點著手: 1、 落實母乳餵養 母乳是寶寶最佳的營養來源,可以滿足寶寶六個月以內嬰兒全部的營養,而且可大大降低過敏的發生率。如果家中寶寶是過敏體質,應將哺餵母乳的時間堅持到嬰兒對食物過敏的自發消失期,即在10~12個左右,但也要留意媽媽所吃的食物也可能造成嬰兒的過敏。 2、 嬰兒奶粉的選擇 對於想餵母乳卻力不從心,需選擇嬰兒奶粉取代時,若寶寶出現皮膚過敏、便祕、腹瀉、大便惡臭、脹氣、氣喘的狀況,可能來自嬰兒現階段凝乳蛋白酶不足,而造成許多消化不良及過敏症狀,可選擇免敏奶粉,其蛋白質已經酵素多次水解,較不易發生過敏。 3、 勿過早給予副食品 嬰兒的消化器官及腺體尚未健全,消化機能無法應付種類太多或營養過於複雜的食物,若過早給予嬰兒副食品,極容易導致腸胃炎與一些過敏症狀。一般嬰兒6~8個月時,其活動力變強所需要的熱量也較多,依嬰兒的活動力需要可考慮開始給予嬰兒副食品。 4、嬰兒副食品的供應原則 a.  一歲內嬰兒的胃消化能力還未發育完成,其主要營養還是以母乳或嬰兒奶粉為主,不應該由副食品來代替,否則容易造嬰兒之發育不良。 b. 一歳內嬰兒之副食品,大都為嬰兒有能力消化之澱粉類如麥粉、米粉、米漿,其食用量以不取代標準母乳量或奶粉量為原則,只有在活動力變大、吃不飽時替補之食物才稱副食品。 c. 因為澱粉類之副食品含少有嬰兒成長需要之蛋白質,建議二歳以下之嬰幼兒不要喂予太多重調味之食物,否則會不吃母乳或嬰幼兒奶粉之正常營養。 e. 副食品的準備,掌握先素後葷、由少到多、由細到粗、由稀到稠之漸進原則來製備,每添加一種新的食物,需觀察寶寶有無過敏、消化不良,再漸近式的轉換或添加其它食物。 總之,預防勝於治療,最好從寶寶出生的第一天就開始哺餵母乳,避免過早接觸過敏源食物,可以有效延緩食物過敏甚至氣喘的發生。 了解更多養育寶寶的健康知識,請參加「互動式健康教學」 相關文章閱讀:慎選「嬰兒奶粉」很重要餵母乳及喝奶粉對嬰兒健康的差別
  • 慎選「嬰兒奶粉」很重要

    毫無疑問,母乳是嬰兒最佳營養來源,可是有些媽媽礙於工作因素,想要自行哺乳卻力不從心,不得已只好選擇嬰兒奶粉來取代母乳。媽媽們該如何選擇嬰兒奶粉,對寶寶有助益呢? 廖叔叔健康屋幫您整理出,選擇嬰兒奶粉時應注意下列事項: 1、 過敏現象者,應選擇免敏奶粉 嬰兒奶粉選擇:許多嬰幼兒便祕、腹瀉、大便惡臭、脹氣、巨腸症的原因,都來自先天性凝乳蛋白酶不足,造成胃口不開、吸收不良、不長肉;或是氣喘、皮膚過敏、慢性腸胃炎等症狀。若有上述現象者,建議選擇免敏奶粉,其蛋白質已經酵素多次水解,較不易發生過敏問題。 2、 不需選用複雜的蛋白質營養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嬰兒用奶粉所含的蛋白質含量不得超過9~12%,其原因就是嬰兒的消化機能尚未健全,若給予太過營養的食物易造成消化不良、腎臟負荷過大。特別是剛初生三個月的嬰兒,食物營養結構越簡單愈好。 3、 選擇含天然牛奶鐵、乳鈣質奶粉 很多奶粉以化學合成的亞硫酸鐵的成份做為鐵質的來源,其吸收利用率僅達1/10,容易引發未被利用的鐵在腸道滋生腐敗菌。建議選擇天然牛奶 Lactoferrin為原料者為佳。此外,有些廠商為成本考量,多以碳酸鈣做為鈣質來源,較不好吸收。其實,天然鈣質最佳來源是乳鈣質,同時也最接近母乳中的鈣質。 4、 勿以熱水沖泡奶粉 嬰兒配方奶枌大多添加多種嬰兒所需的營養素及維生素,並經殺菌熟食程序,雖不及母乳,卻是母乳以外做為輔助營養的選擇。許多父母親怕奶粉結塊,就以60℃以上的熱水沖泡,這樣會破壞奶粉中的營養素,也會影響寶寶的消化能力,這樣是不正確的。現代的嬰兒奶粉大多為即溶奶粉,用冷水即可快速沖勻餵食。 5、 按規定份量沖泡 由於奶粉的營養含量,都是精密計算的,故勿隨意更改食用份量,不宜過量、不足、過稀、過稠。特別是前三個月的嬰兒,其對營養的吸收力有限,切勿過量餵食寶寶。 健康屋整理提供以上五大項慎選嬰兒奶粉時,或沖泡時應該要注意的地方,以免影響寶寶健康、營養不足或產生過敏等問題。希望不能哺餵母乳的媽媽們,再幫寶寶挑選奶粉時,能注意以上所述事情。 了解更多養育寶寶的健康知識,請參加「互動式健康教學」 相關文章閱讀:預防嬰幼兒食物過敏的方法餵母乳及喝奶粉對嬰兒健康的區別
上一頁

~19

下一頁
回到頂端